1.柱層析的使用操作
1.1.裝柱:裝柱的方法分濕法和干法兩種。實驗室濕法裝柱時,將柱豎直固定在鐵支架上,關閉活塞,加入選定的流動相溶劑至柱容積的1/4 ,用一支干凈的玻璃棒將少量玻璃毛(或脫脂棉)輕輕推入柱底狹窄部位,小心擠出其中的氣泡,但不要壓得太緊密,否則流動相溶劑將流出太慢或根本流不出來。將準備好的白沙加入柱中,在玻璃毛上均勻沉積成約5mm厚的一層。將需要量的吸附劑置燒杯中,加流動相溶劑浸潤,溶脹并調成糊狀。打開柱下活塞調節流出速度為每秒鐘1滴,將調好的吸附劑在攪拌下自柱頂緩緩注入柱中,同時用套有橡皮管的玻璃棒輕輕敲擊柱身,使吸附劑在流動相溶劑中均勻沉降,形成均勻緊密的吸附劑柱。吸附劑一次加完。若分數次加,則會沉積為數層,全部吸附劑加完后,在吸附劑沉積面上蓋一層白沙(如柱很小,也可不用白沙而蓋上一張直徑與柱內徑相當的濾紙片),關閉活塞。在全部裝柱過程及裝完柱后,都需始終保持吸附劑上面有一段液柱,否則將會有空氣進入吸附劑,在其中形成氣泡而影響分離效果。如果發現柱中已經形成了氣泡,應設法排除,若不能排除,則應倒出重裝。
干法裝柱時,先將柱豎直固定在鐵支架上,關閉活塞。加入溶劑至柱容積的3/4,打開活塞控制溶劑流速為1滴/秒,然后將所需量的吸附劑通過一支短頸玻璃漏斗慢慢加入柱中,同時,輕輕敲柱身使柱填充緊密。干法裝柱的缺點是容易使柱中混有氣泡。
1.2加樣:加樣也分干法、濕法兩種。
濕法加樣是將待分離物溶于盡可能少的溶劑中,打開柱下活塞小心放出柱中液體至液面下降到濾紙片處,關閉活塞,將配好的溶液沿著柱內壁緩緩加入,開啟柱下活塞,放出液體至溶液液面降至濾紙片時,關閉活塞,用少許溶劑沖洗柱內壁(同樣不可擾動吸附劑),再放出液體至液面降到濾紙處,再次沖洗柱內壁,直至柱壁和柱頂溶劑沒有顏色。加樣操作的關鍵是要避免樣品溶液被沖稀。
干法加樣是將待分離樣品加少量低沸點溶劑溶解,再加入約5倍量吸附劑,拌和均勻后在通風櫥中蒸發至干。揭去柱頂濾紙片,將吸附了樣品的吸附劑平攤在柱內吸附劑的頂端,在上面加蓋濾紙片或加蓋一層白沙。干法加樣易于掌握,不會造成樣品溶液的沖稀,但不適合對熱敏感的化合物。
1.3淋洗和接收:
樣品加入后即可用大量流動相溶劑淋洗。隨著流動相向下移動,混合物逐漸分成若干個不同的色帶,繼續淋洗,各色帶間距離拉開,最終被一個個淋洗下來。當第一色帶開始流出時,更換接收瓶,接收完畢再更換接受瓶,接受兩色帶間的空白帶,并依此法分別接收各個色帶。若后面的色帶下行太慢,可依次使用幾種極性逐漸增大的流動相溶劑來淋洗。
1.4分離收集物檢測:分離無色物質時需要檢測,實驗室一般檢測為顯色或采用HPLC等分析儀器直接檢測。